剛剛過去的5月,大部分地方中小學可能剛剛結束期中考試,但寧波市體育運動學校的同學們卻已經在進行期末考試了。為了備戰省運會,該校讓學生從5月19日起“暫停”文化課,開始全天訓練直到暑假結束。對此,就連一些教職工也不能理解。有教練員直言:“文化課中斷這麼長時間,很難再讓孩子把心收回來專心讀書了。”(6月8日中國廣播網)
  為了“擠”出盡可能多的時間訓練,不惜犧牲文化課,甚至就連部分年齡還不到參賽資格的小隊員、超出參賽年齡的年長隊員也要“停課陪練”,寧波體校對於省運會的“重視”,恐怕只能用“瘋狂”二字來形容了。
  說起來,文化課原本就是各地體校的“短板”,課時、師資等方面的不足更久為輿論所詬病。相比國外運動員普遍具有大學學歷,在中國,體校模式培養出來的體育人才,雖然短時期內可以憑藉高強度的訓練在各種體育大賽上摘金奪銀,但從長遠來看,其劣勢無疑是非常明顯的。一方面,對於文化課的輕視導致相當部分運動員的文化素養普遍較為低下,打架鬥毆、酗酒等醜聞迭出;另一方面,由於缺乏起碼的謀生技能,大多數運動員退役以後往往面臨嚴峻的生計危機,有些甚至淪落到在澡堂給人搓背,擺地攤兜售獎牌的地步,其慘狀令人唏噓不已。
  然而,所有這些並沒能改變體校“重訓練、輕文化”的態度,究其原因,其實還是個利益算計的問題。對於各地體校來說,學生們未來的“個人發展”遠在天邊,而省運會的利益誘惑卻近在眼前。多得一塊金牌、獎牌榜的名次前移一位,都是巨大的政績,都意味著學校以及領導本人將獲得豐厚的物質及位子獎勵。兩者孰輕孰重,一目瞭然,學校方面作出“停課搞訓練”這樣急功近利,甚至有著明顯反智傾向的決定,也便“順理成章”。
  但誠如有媒體指出的那樣,“要金牌可以理解,但不能以犧牲孩子的全面成長為代價”。而要想改變這種荒唐的做法,徹底變革目前的舉國體制和體校模式固然是治本之策,但當務之急恐怕還在於,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糾錯及懲罰機制。
  事實上,對於此類現象國家不是沒有規定,比如《中等體育運動學校管理辦法》就要求,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每天訓練時間原則上控制在2.5小時以內(含早操)。問題是,雖然《管理辦法》明確禁止超負荷訓練,也提到對違反規定的學校及相關責任人“給予相應的處理、處罰”,但由於在具體如何處理上語焉不詳,這也讓一些體校,甚至地方體育主管部門有恃無恐。畢竟,相比省運會上摘金奪銀後的巨大利益回報,“停課搞訓練”的違規成本簡直可以忽略不計,不解決這個問題,類似寧波體校的情況恐怕還會發生。
  文/王垚烽  (原標題:停課搞訓練背後的政績思維與利益算計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qwetabuxvgd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